近期,全國各地稅局恐怕都在忙著同一件事,金稅三期系統全面升級!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部署,2019年起上線金稅三期(并庫版),實現原國稅、地稅兩套金稅三期系統并庫。
金三已“長大”,請你尊重他
全面升級后的金稅三期系統對于企業將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1. 在申報比對過程中,一旦比對結果不符,稅局就會遠程鎖上該企業的金稅盤或稅控盤,導致企業財務無法正常運行,開不了發票!
2. 整個比對過程是由稅局的金稅三期系統和相應專業人員共同完成的,一旦發現異常,稅局會對企業采取懲罰!
3. 經營管理尚不成熟的企業,將進入“月月被比對出異常,次次被鎖稅控盤”的尷尬狀態!
多地稅務局已發布公告:金三系統要合并,業務暫停知時間!(因各地區差異,暫停時間和服務項目略有不同,具體請查看地方稅務局網站通知)
“金三并庫”是將金稅三期原國稅系統和原地稅系統兩個數據庫合并成一個數據庫,將實現覆蓋稅務總局、國稅、地稅各級機關以及與其他政府部門的網絡互聯,逐步建成基于互聯網的納稅服務平臺。
對納稅人而言,“金三并庫”后,將大大縮短辦稅時間,提升辦稅體驗。
對企業來說,合并后的信息將更加全面、精準、透明,也會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如果您的賬目有問題,需要提高警惕了。
“常年虧損企業”成重點
金稅三期再次升級之后,聯合合并后的國地稅,將快速對所有納稅人信息進行整合。
1.增強金稅三期、加大稅收電子信息系統征管功能,強化對納稅人全面涉稅業務監控功能,是首要任務。
2.提高應對納稅人偷漏稅等稅收違法問題的技術手段。
3.讓納稅違法分子稅收違法成本進一步增加(加大處罰力度和法律責任追究)。
4.通過媒體公開違法者信息,“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隨著國地稅合并,統一行動展開。“失信者寸步難行”成為現實。
稽查合并后的大數據儲存信息將更加全面,透明。日常監管納稅評估及納稅人財務數字分析抓取比對,也會更加的精準和便捷。所有數字分析隨著國地稅稽查合并,體現出更加的全面性和更強的針對性。
企業這些數據將會被重點稽查
1.企業的收入
如果你的企業少記了銷售收入或是隱匿了一部分銷售收入,那么,金稅三期可通過你的成本和費用來比對你的利潤是否為負數,或是比對你開具出去的發票,收到的貨款數額以及賣出的商品,或者進一步通過大數據,查詢與你交易的下游企業的相關賬本數據,比對出異常。
2.企業的成本費用
如果你的企業長期購進原材料或商品時暫估入庫;如果你的企業購進原材料或商品為了價格低一點而不索要發票;如果你的企業計提了費用而遲遲沒有費用發票……
3.企業的利潤
如果你的企業的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與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的利潤總額不一致;如果你想"財不露白",將利潤少報一部分……
金稅三期大數據是可以得到你所有的收入信息和成本信息的,而利潤就是收入減去成本,算出你的利潤不會是什么難事,所以若你的利潤不一致或是少報了,都會被輕易查出來。
4.企業的庫存
一般來說,企業都會有庫存,包括原材料庫存和成品或半成品庫存。而且庫存量一般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值附近呈周期性波動。
如果你的企業只有銷售數據、而沒有購買數據或購買量少,金稅三期大數據會判斷出你的庫存一直處于遞減狀態,并進一步形成電子底賬來比對你的庫存,然后判斷出異常。
如果你的企業只有購買數據、而沒有銷售數據或銷售量少,金稅三期大數據會判斷出你的庫存一直處于遞增狀態,并進一步形成電子底賬來比對你的庫存,然后判斷出異常。
以前確實會有很多企業多多少少這樣做,因為這樣就可以少繳一些稅,可是現在有了金稅三期的大數據系統,它可以比對你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的數據,加上判斷出你的庫存一直遞增,幾乎就可以判定你報的數據是有問題的。
5.企業的銀行賬戶
如果你的企業銷售了一批貨物 ,貨款也已進入到銀行賬戶,收到的貨款卻遲遲沒記入賬中;如果你的企業取得了一些虛開的發票,而賬戶里面的資金卻沒有減少或減少額不匹配。
對于這些情況,以前只要賬本調整的好,是很難識別出來的,可現在對于上述包括以下情形,金稅三期系統都會進行分析并識別出異常:
企業當期新增應收賬款大于收入80%、應收賬款長期為負數;
當期新增應付賬款大于收入80%;
預收賬款減少但未記入收入、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20%以上;
當期新增其他應收款大于銷售收入80%。
6.企業的應繳納稅額
如果你的企業增值稅額與企業毛利不匹配;如果你的企業期末存貨與留底稅金不匹配;如果你的企業繳納了地稅附加稅費,但與國稅增值稅比對不一致;如果你的企業實收資本增資了,而印花稅卻為0;如果你的企業增值稅額偏低;如果你的企業所得稅貢獻率長期偏低;如果你的企業應納稅額變動太大……
以上問題,金稅三期都會識別出來的。前四個維度都能識別出異常,而應納稅額就是有以上的數據為基礎計算出來的,所以金稅三期通過比對你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資產資本、國地稅數據、往期稅收數據等來判定出企業應納稅額的異常。
以上問題,金稅三期都會識別出來的。金稅三期通過比對你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資產資本、國地稅數據、往期稅收數據等來判定出企業應納稅額的異常。
抓緊自查
稅局查賬先關注這15個重點項目